α射线
也称为“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α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α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较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测定,确定α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β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1]
中子
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紫外光
或是称为紫外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激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γ射线(伽马射线)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等。
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细胞,以作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三种原子核射线。
X射线
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Inspector EXP 数字式多功能核辐射检测仪是Inspector高精度数字式辐射检测仪、αβ表面污染检测仪的改进型号,专门为应对紧急情况设计,是一种多功能、手持式辐射污染检测、评估设备,Inspector EXP采用了美国标准局新技术的外置式、大尺寸(2英寸)标准传感器,这种传感对于低强度的放射线具有良好的响应性,是目前灵敏度的传感器,外置式传感器的设计也可有效的保护测量人员的自身安全。Inspector EXP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下高、低强度的α、β、γ和x射线检测,内置高速微处理器,运用大型盖格盖革计数管技术,提供出色的灵敏度和精度。机器不内置探头,而是带有很长的外接G-M 计数管探头,配合大型盖格盖革计数管技术,Inspector EXP可以提供同类产品中的稳定性和精度。Inspector EXP具备声光和提示功能,用户可自行设定值,同时Inspector EXP带有计数(0-9999000)和可调定时器功能(到40小时)、外部校准控制功能,程度满足专业用户的检测要求。InspectorEXP主机采用高强度防护处理外壳,外接式探头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外壳,手柄处外包有防滑、防静电橡胶保护,方便户外个人携带使用,可满足各种较端条件下的放射线安全评估、核辐射污染检测、辐射源定位的要求。
探 测 器:RAP-RS1(卤素填充盖革计数管) 探头。有效直径1.75”(45mm)。云母薄片密度1.4-2.0mg/cm2 ,探头长22.2cm,直径7cm,黑色防静电、防滑握柄。
显 示 屏:带模式指示器的4位数字液晶显示器。
平均周期:显示器每3s更新一次显示,显示标准强度下前面30s的平均值。平均周期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大而缩短。
测量范围:mR/hr: 0.001~100.0
CPM: 0~350,000
µSv/hr: 0.001~1,000
CPS: 0~5,000
Total/ Timer - 1 ~9,999,000 counts
灵敏度:3340 CPM/mR/hr referenced to Cs-137
α射线 ≥ 2.0 MeV
β射线 ≥ 40 keV
γ射线 ≥ 10 keV
精 度:±10%~±15%
警报设置范围:mR/hr .001 - 50 / CPM 1 - 160,000,70db @ 1m。
指 示 灯:每探测到一次计数(一个电离过程),红计数灯就会闪动一次
声音器:内置蜂鸣器(可关闭可实现静音操作)
输 出:CMOS/TTL微型插孔,输出到计算机或数据记录器端口。 Submini插孔输入允许电子校准
电 源:9v的碱性电池。正常情况下电池寿命约为2160小时,在1mR/hr时约为600小时
温度范围:-10ºC ~50ºC
重 量:547g(不含电池)
规 格:150 x 80 x 30 mm
核仪器是用于监测电离辐射的仪器(电磁辐射则要用场强仪、频谱仪等仪器)。核仪器可以粗略如下分类:
1 、按测量对象性质分
α测量仪:带电粒子测量仪
β测量仪:带电粒子测量仪
γ测量仪
n 测量仪
由于不同粒子与物质作用的机理不同,因此对不同粒子采用不同的传感器。它们不外可分为气体、闪烁、半导体传感器等。
2 、按监测目的分:
粒子强度仪:(总α、总β、总γ 、中子)仅与粒子数相关,与能量无关。
剂量仪:主要指贯穿辐射、γ 、x 和中子,不仅与粒子数相关,与能量也有关,但无法区分是哪种核素。
谱仪:(α、β、γ、x 、中子),区分各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并可以与内置数据库和正确的刻度方法结合确定各种核素的强度及剂量。
3 、按监测用途分:
入口探测器:(行人、车辆、火车、行李包裹、货物、集装箱等)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以及国土安全。
场所(固**)剂量仪:用于发现监测区域异常排放,对用源场所的剂量进行监控、。
巡测剂量仪:用于核环境、核安全,寻找放射源,发现特殊核材料个人剂量仪:用于从事核安全、核反恐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及核素识别仪:用于识别放射性同位素及特殊核材料的种类并确定其强度,它可分实验室用以及便携式两种。
核废物监测仪:用于核设施、核电站等,对核废物监测并分类表面污染监测仪:有监测路面(车载)、全身及工作衣表面(固定),桌面或任何工作区域局部表面(携带式)。
气体及气溶胶测量仪:测氡气、钍射气、Xe 等惰性气体等流出物监测系统:用于核电站等大型核设施
核成像系统:大型核仪器,采用辐射源和传感器组合,对监测目标扫描成像
其他辅助设施:如自动气象站,气溶胶采样设备、无线电定位系统、车载设备等。